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教研 > 八语微写作素材集锦——山川之美

八语微写作素材集锦——山川之美

2024年11月19日 08:32:50 来源:网校空间 访问量:50

 第三单元   山川之美

人物事迹的妙用

 

妙笔丹青黄公望,传世巨著山居图。

1.素材呈现

《富春山居图》的作者黄公望,年近八旬高龄才开始提笔绘富春江沿岸美景的长卷大作。他或许从未想当个画家。黄公望原名陆坚,幼年因过继而改名,有记载称他“幼习神童科”。他曾任中台察院掾吏,后因“经理钱粮”事获罪,出狱后隐居不仕,入道教——全真教。他参透世事,避世隐居,甘于寂寞,寄情于山水之间,诗酒自娱,常云游于杭州、松江、虞山等地,传道卖卜,当然也与道中好友交集寻乐。他工书法,通音律,能散曲,50岁左右才开始山水画创作,师法董源、巨然,兼及荆浩、关仝、李成等,晚年变其画法,自成一家。他曾久居江南,常常携带笔墨在虞山、三泖、富春等地游历观赏山水胜处,随时摹记。黄公望一生并没有他人的志得意满,而是遭遇了诸多坎坷,他历时数年才完成了《富春山居图》,画作之中描绘的山峦丛林连绵起伏、江天寥廓,传达出他对山水的热爱之情,也透露出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。

事迹提炼:人生坎坷的黄公望完成了传世之作《富春山居图》,或许也因为山川美景治愈了自己内心的伤痛。山川虽不言,却能以美治愈人心。

2.素材妙用

(1)立意角度1:山川美景成就自我

在这幅画里,有苏东坡想看的“远山长,云山乱,晓山青”,也有屈原想看的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”。黄公望仿佛听到河流喜悦的声音,也听到河流哭泣的声音,听到自己幼时的得意,也同样听到他入狱时的痛苦。600多年前,黄公望用一生只做了一件事,就是完成自我。黄公望也许是苦闷的,而人的生命中最承受不起的不是劳苦、不是疲惫,而是轻浮,轻浮显得生命没有重量、生命没有价值。黄公望也是幸福的,参透世事后,在这幅“远山长,云山乱,晓山青”的画里,他成就了自我。

(2)立意角度2:沉淀自身,成熟专注

黄公望就此住在富春江畔,一住就是数年。这几年里,每天天一亮,黄公望就戴着竹笠,穿着芒鞋出门,沿江走数十里,风雨无阻。遇到好景他就停下来画,心随念走,身随缘走,在他删繁就简的人生里,所到之处皆为风景。人真正的成熟,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99%的事情,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,都是毫无意义的。黄公望就是这样的人,他抛却世事,不念尘俗,只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关心、倾注的1%的美好的事物上。他每天忙着做自己想要做的事,总是有走不完的路,看不完的景,画不完的画。


编辑:张国丽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定襄县南王中心校 特此声明。
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联系地址:定襄县南王中心校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