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南王初中 > 教学计划

教学计划

2025年03月08日 20:08:50 来源:网校空间 访问量:46

【教学计划】

 

     教学计划

 

一、班级学生现状及教学思路

  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七(11)班和七(12)班,经过一学期的教学与互相了解、适应,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习惯,两个班的学生均以课前自学为主,重点学习古文单元和每一单元的一至二篇有代表性的课文,其余的课文通过练习自己完成。另外,根据学生基础较好和考试题型变革的情况,选择有代表性的课外古诗文、现代文进行教学,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训练解题思路,教会学生答题方式。在作文方面,结合单元的写作训练,教会学生运用语文方法学会写生活作文。两个班都争取管好课堂的40分钟,问课堂要质量。另外,每个学生至少阅读4以上课外读物,完成2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。

  

、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目标

七下部编语文共六个单元,每单元4课,外加写作、综合性学习、名著导读、课外古诗词背诵。

第一单元以学习叱咤风云人物的故事为主,感受他们的非凡气质,唤起学生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。本单元培养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或段落,细节,字斟句酌,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,学会精读课文。

第二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,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。本单元在调动体验与想象的基础上仍然学习精读,并且学会做批注,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。

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“小人物”的故事,这些人物虽然平凡,且有弱点,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。本单元学习注重熟读精思,注意从标题、开头、结尾、文中反复及特别之处以及详略安排、角度选择等方面感受文章的意蕴,引导同学们向善、务实、求美。其实,普通人也一样可以获得精彩,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。

第四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以展现中华美德为主要内容。本单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以学习略读为重点,学会表达自己的心得。阅读这些课文,可以陶冶情操,净化心灵,培养学生们追求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。

第五单元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。本单元学习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,并且学会比较阅读,以拓展视野,启迪智慧。

第六单元选取的是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。本单元主要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,且学会思考和质疑,激发学生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与想象力。 

 

、教学措施及展望

  1.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,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,提高思想认识,陶冶道德情操,培养审美情趣,到既教书又育人。

  2.语文教学中,要加强综合,简化头绪,突出重点,注重知识之间,能力之间以及知识、能力、情之间的联系,重视积累、感悟、熏陶和培养语感,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。

  3.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,指导学生运用比较、分析、归纳等方法,发展他们的观察、记忆、思考、联想和想象的能力,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。

  4.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,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,科学地训练技能,全面提高语文能力。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,尤其要备好学生,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,突出重点和难点.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,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,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.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。

  5.实行分层目标教学,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.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,力争整体提高。

  6.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,培养合作精神,开展互助互帮,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,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。

  7.优化作业管理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,自我管理,加强课代表,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,力争做到每课过关,单元过关。

  

     未尽事宜,有待改进

原文信息:
编辑:李建庭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定襄县南王中心校 特此声明。
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联系地址:定襄县南王中心校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